傷口照護
陳先生.77歲
本身有糖尿病,肝癌治療中,大拇趾傷口已經半年無法癒合
半年前因為脊椎壓迫導致腳麻,晚上泡熱水後卻導致小水泡出現。後來水泡傷口無法癒合,且越來越大,並開始出現末梢抽痛的問題!
原本要做血管攝影檢查,醫師考量年紀大且有糖尿病,擔心檢查會導致洗腎,所以沒有做血管攝影檢查,只用敷料處理傷口,並服用抗生素及止痛藥,但遲遲未見改善。後來在醫護人員建議下,開始用遠紅外線照射,一天2次的照射,40天後幾乎痊癒,末梢也沒有再抽痛了!
35歲.女性
此病患因生產變植物人,在呼吸照護病房住了三年,有糖尿病病史、服用類固醇藥物。某次因高濃度藥物漏針,導致血管及損傷損傷,皮膚出現傷口。剛開始護理師用敷料處理,但效果進展緩慢,因此就開始加上照遠紅外線照射。
照了一次,病患受傷部位之血管就明顯浮出,之後持續每天照,傷口就順利很快癒合。病房護理長表示,還好有用遠紅外線,讓病患免於清瘡,以減少一件醫療糾紛!
宜蘭青田診所護理師提供
病人本身有糖尿病,也有周邊動脈阻塞疾病(PAOD),2022年因洗腎人工廔管感染住院治療,住院期間卻因靜脈注射於腳踝而出現傷口。
原先傷口大且表面有黑黑的,看診時醫生建議清瘡手術,但病人拒絕。後來就利用病人到診所進行透析時,讓病人使用遠紅外線照射傷口,同時搭配敷料使用,一段時間後傷口明顯逐漸恢復,開始長粉色新肉,且黑黑的地方消失,看起來很乾淨!